主啊,再行神蹟吧-校園復興真的是神的作為嗎?

唐納德•斯威特(Donald Sweeting)(https://wng.org/authors/donald-sweeting

發佈日期:2023年2月24日

 

學生們在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敬拜

阿斯伯里學院的學生/攝影:撒母耳•里德(Samuel Reed)

 

基督教是一個充滿出人意料逆轉的宗教。有時會有重大的重新覺醒的時期。覺醒可以發生在一個人身上、一個小組裡、一個教會裡,甚至是大學校園裡。這可以稱為屬靈能量的湧現、更新,或者就叫復興。復興往往從倦怠的信徒開始,他們的信仰重新煥發了活力。如果復興的影響變得廣泛,並超出基督教的範圍,它有時被稱為覺醒(awakening),這時會有大數量的非信徒向神回轉,一個社群的道德基調受到影響。

你可能聽說過阿斯伯里大學(Asbury University)發生的事情,這是肯塔基州的一所福音派基督教學校。此時此刻,這裡的領導層尚不知道該如何形容這裡發生的事情。2月8日,阿斯伯里大學的學生們在禮拜堂舉行三週一次的聚集,他們唱詩、禱告、聽講道。沒有人想離開。現在已有數千人彙聚到學校,許多人來自其他州,想要參加這次不間斷的敬拜聚會。他們不得不擴大到另一個禮拜堂。這在社交媒體上已經瘋狂傳播。現在,這次聚會已經在其他幾所基督教大學校園內激發了類似的學生領導的運動,持續不停的禱告和敬拜儀式。無論你怎麼形容,這都是一次信仰的更新,年輕一代正在宣告基督作為他們自己的信仰。此後,學院監管部門宣佈(https://www.kentucky.com/news/local/counties/jessamine-county/article272548958.html),復興的公共聚集將在周日結束。

為了避免你認為這很奇怪,請回顧兩件事。首先,聖經中包含了對復興的呼籲。詩篇(85:6)說,「你不再將我們救活(復興,revive),使你的百姓靠你歡喜嗎?」

聖經還談到了那些「起初的愛心離棄」的人,並呼籲他們悔改和回歸。(啟示錄2:4-5)

第二,教會的歷史中充滿了屬靈的覺醒。有人引用中世紀晚期的西多會(Cistercians)、多明我會(Dominicans)、方濟會(Franciscans)、瓦勒度派(Waldensians)和羅拉德派(Lollards)的運動。新教徒引用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本身,認為它既是信仰的內在更新,也是教會結構的外在革新。天主教徒則指出他們自己的改革。然後是18世紀德國的摩拉維亞教會復興(Moravian Revival),18世紀英國的福音派復興(Evangelical Revival),早期美國殖民地的(第一次)大覺醒(Great Awakening),被稱為第二次大覺醒(Second Great Awakening)的19世紀復興。再加上1859年的美國復興,它傳播到威爾士、英國、歐洲、印度和澳大利亞,以及1906年的亞蘇撒街復興(Azusa Street Revival),它也傳播到全球各地。歷史學家肯尼斯•斯科特•拉圖雷特(Kenneth Scott Latourette)指出,基督教在全世界的傳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系列宗教覺醒的表現」。

經常被遺忘的是美國的大學覺醒。第一次大覺醒實際上導致了普林斯頓(Princeton)、羅格斯(Rutgers)、布朗(Brown)和達特茅斯(Dartmouth)等大學的形成。

 

幫助領導和解釋第一次大覺醒的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稱其為「神的出人意料之舉」。

 

導致第二次大覺醒的復興浪潮始於1787年維吉尼亞州漢普頓-悉尼學院(Hampden-Sydney College)的一個寢室裡的禱告聚會。隨後一場不僅影響了學院,而且傳播到周圍的社區的復興爆發了。復興隨後蔓延到哈佛大學(Harvard)、鮑登學院(Bowdoin)、布朗大學、達特茅斯大學、明德學院(Middlebury)、威廉姆斯學院(Williams)和安德沃牛頓神學院(Andover Newton)。麻塞諸塞州威廉姆斯學院的復興,也是在乾草堆裡的禱告會中開始的,導致了第一個美國差傳協會的成立,以及隨後幾十年美國新教宣教會的發展。第二次大覺醒的事件是美國公立學校運動產生的一個因素。人們還可以引用惠頓大學(Wheaton)(1936年)、貝勒大學(Baylor)(1939年)和貝瑟爾學院(Bethel)(1949年)的許多其他大學復興。我們在阿斯伯里大學看到的所發生的事情並非特例。這也不是第一次在阿斯伯里發生這樣的事。

從歷史上看,屬靈的覺醒表現出了規律。在復興之前,通常有一段屬靈枯竭、死氣沉沉、冷漠、公然犯罪的時期,以及教會的先知之聲和道德領導力沉默的時期。然後,通常會有一個強烈禱告和尋求神的時期。當人們重新邂逅聖經中的神和祂的聖潔時,就會出現對罪的強烈自覺有罪,而且往往有公開的懺悔與和解。人們重新發現福音的真理,並重新獲得了喜樂。隨之而來的是一種新的膽量,公開宣稱自己對基督的信仰。而在復興之後,往往是傳福音、宣教外展和社會影響(道德和習俗的革新)。

神學家巴刻(J. I. Packer)將復興定義為「神對祂的子民的復蘇拜訪,觸摸他們的心靈,加深祂在他們生命中的恩典工作」。他們把復興這種運動歸結為聖靈的特別澆灌。這不是神發展教會的尋常方式。這就是一些人所說的「異乎尋常的的恩典手段」。幫助領導和解釋第一次大覺醒的喬納森•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稱其為「神的出人意料之舉」。

在阿斯伯里學院,以及現在這些其他校園發生的事件,正是如此-出人意料。它不是出於人的計畫,而是在學生的主動倡議下產生的。

我們都聽過太多關於Z世代(「網路一代」,一般指出生於1997-2012,受到互聯網、即時通訊等科技產物影響很深的一代)是最孤獨、最不快樂、最焦慮的一代的傳聞。雖然這是一個過於籠統的概括,但他們渴求盼望、喜樂和超然存在,這有那麼令人震驚嗎?

阿斯伯里大學的運動會不會傳播得很遠很廣?也許會,也許不會。但它是另一個證據,證明基督教是一個出人意料逆轉的宗教。基督教指出在其根基信仰上,它所信仰的是歷史上最大的逆轉-耶穌基督的復活。哦,再加上那個五旬節。還有後來許多個人和團體的更新、覺醒、改革,以及週期性的復興爆發。對此,作為一個信奉基督的人,我想說,主啊,再行神蹟吧!

 

唐納德•斯威特(Donald Sweeting)(https://wng.org/authors/donald-sweeting

 

唐納德•斯威特(Donald Sweeting)擔任科羅拉多基督教大學(Colorado Christian University)的校長。

 

這篇文章翻譯自Donald Sweeting的在線文章「Do it again, Lord」

https://wng.org/opinions/do-it-again-lord-1677242861

Visitors:
Copyright 2002-2011 @ www.ysljdj.com. All rights reserved.
All forms of copying other than for private use should get written permiss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版权所有,除作私人用途外,转载需得到作者的书面许可。